1月3日
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光明日报等
多家中央级媒体
又又又关注
并纷纷报道潼南啦!
接下来
我们一起来看看 各大媒体
如何点赞潼南?
人民日报
人民日报
互通互联打先锋
涪江茫茫,经川入渝。2020年12月23日,在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,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开工建设。“它上接四川遂宁市三星航电枢纽,下连重庆潼南航电枢纽。”项目负责人介绍,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批重大项目之一,建成后沿线各城市水上交通将更加便利,千吨级船舶可顺江而下进入长江航道。
川渝合作,交通先行。一年来,两地大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,加快实现互通互联。双方签署了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0—2022年)》等“1+6”合作框架协议,共同申报的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”交通强国试点任务近期获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。
就在双江航电枢纽开工的第二天,一辆崭新的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在成都东站整装待发,运行5年之久的成渝高铁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——首开“复兴号”动车组,速度由原来的每小时300公里提至每小时350公里,车程由原来的一个半小时缩短至62分钟。
“车速快了,票价不仅没涨,反而更优惠了。”列车长王萍告诉记者,随着此次成渝高铁提速,高铁月票也同步“上线”。“月票乘客可以在30天有效期内,最多乘坐60次在成渝高铁线路开行的、购买时指定发到站和指定席别的列车,最低还能享受六折票价优惠。”
好消息接踵而至。2020年12月30日,重庆永川至四川泸州高速重庆段建成通车。至此,川渝间高速公路出口通道达到14个。新开工高铁252公里、新开工高速公路267公里、开通5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,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
“打通大动脉,畅通微循环,交通要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‘先行官’。”重庆市交通局党委书记、局长许仁安介绍,铁路方面将按照“五年全开工、十年全开通”目标推动建设,高速公路会加快打通断头路,水运方面将协同建设长江上游航运枢纽,“加快建成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是共同的目标。”
(原载于2021年01月03日
《人民日报》第04版)
新华社
2020年12月30日,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,参加撞彩仪式的车辆驶过成资渝高速公路路面。该条高速于2020年12月31日24时正式通车,是成渝城市群发展主轴上的第四条高速公路。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
29岁的孔成章家住四川遂宁,他在毗邻的重庆潼南区开办了一家竹木制品企业,经常在两地往来:“以前最大的烦恼就是交通不畅,私人面包车又贵又不安全。”
2020年4月23日,重庆市潼南区与四川省遂宁市之间开行跨省城际公交线路,这是成渝地区毗邻区县开行的首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,也是西部首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。
“自从城际公交车开通我就是它的常客,一趟只需要两三块钱,非常方便。”孔成章高兴地说,“对我而言,这差不多就是同城生活了。”
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考量,依托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,地处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成渝地区,已从内陆腹地变身为开放前沿,承东启西、联通南北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。
光明日报
“一体化服务”
群众更多获得感
前不久,重庆两江新区与四川天府新区达成协议,共同推动生态环保联建联治,推进生态共建共保和污染跨界协同治理,共同守护好巴山蜀水美丽画卷。
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要内容。此前,川渝两地已共同组建了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,并开办专题培训班,共同推进治理长江干流及嘉陵江、渠江、涪江等跨界河流,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。
生态环境更美好,生活也要更便利。2020年4月23日,一辆来自重庆市潼南区的公交车,泊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公共汽车站,标志着川渝之间首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开通。这让在潼南上班的遂宁居民孔成章十分高兴:“现在开行了跨省公交,路费降低了,上下班路途时间也可以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了。”
川渝首条跨省公交:潼南城区⇌遂宁磨溪
2020年12月21日,成都天府通公司宣布,成渝两地正式实现公交、轨道“一码”通乘。当天一早,成都市民刘先生抢先体验了成渝“一码互通”——用天府通App扫码进站,搭乘地铁前往成都东站,抵达重庆北站后,再用天府通App扫码换乘重庆轨道交通。经常往返成渝两地的他感叹:“太方便了!”
不止公共交通的“一码互通”,川渝两地群众正享受着越来越多的“一体化服务”。2020年11月初,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协同推出了“川渝通办”事项清单(第一批)。清单涉及95个事项,包括居民身份证换领、电子监控违法处理、电子社会保障卡签发、执业药师注册等。
“川渝人力社保服务信息化,让我最期待。”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说,川渝已实现人社信息化“两地通”,多项业务可以“就近办”“异地办”。下一步,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将进一步在信息化上下功夫,实现社保服务一体化。同时,两地人社部门将协调两地图书馆,利用信息化手段,开通社保卡的借还书等更多功能。
( 原载于 2021年01月03日
《光明日报》01版)
未来可期!
请为潼南点赞!!!
来源: 区融媒体中心 区传媒集团
编辑:石玉洁 陈晓芳(实习)
编审:付海霞
值班编委:钟平胜
总编辑:米照奎
稿件征集邮箱:tongnanweifabu@163.com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